服务用户

使用技术

下油管准备作业

1 套管在移动或放置时,都应注意保护好丝扣不被碰伤,并戴上护丝,平稳吊放。

2 应放在无石头、砂子、污泥(正常钻井泥浆除外)的台架上,或垫木上、或金属台架上。在摆放的每一

层套管之间应放置条状垫木等将其隔开。

3 如果不慎把套管拖入泥土中,应重新清洗螺纹,处理后才能使用。

4 检查下套管用的各种工具装置齐备并处于良好状态,包括:吊卡、卡瓦、吊环、大钳等工具。

4.1 对长套管柱,推荐使用卡瓦式吊卡,卡盘和卡瓦应保持洁净且没有损伤。

4.2 对重套管柱,应使用超长卡瓦,卡盘必须保持水平。应检查卡盘和吊卡上的卡瓦,并注意使它们一起下 放,避免管子压凹或滑脱。

4.3 使用挂接箍吊卡,应仔细检查支承面是否有不均匀磨损和作用于支承面的载荷是否均匀分布,以防止 接箍脱出。

特别注意

• 下长套管柱时,应保证卡瓦补心与卡瓦座保持良好状态。应检查大钳铰链销和铰链表面有无损伤。

• 为避免大钳与套管咬合面上产生不均匀的载荷,应调整大钳位置,使其与锚头在同一水平面上。

· 旋绳的长度应适当,以保证施加在套管上的弯曲应力最低,并能使大钳进行全摆程移动。

5 套管通径。每根套管下井前,用API通径规进行全长通径检验,通径规从母端进入套管,公端出套管。 通径不合格的套管不得使用。

6 下套管前,应卸下管端和接箍端护丝,彻底清洗内、外螺纹表面,直到全部螺纹裸露为止,最好在溶剂 洗净后,再用压缩气吹干。

7 仔细检查每根套管螺纹,若发现螺纹有损伤,哪怕是一点儿损伤,也应挑出,并可采取有效措施进行 修复。

8 下套管前,应测量每根管子的长度,测量采用毫米精度的钢卷尺,从接箍(或内螺纹接头)最外端面测 量到外螺纹指定位置,该位置是机紧时接箍(或内螺纹接头)终止位置。这样,测量的套管总长度代表 了套管柱的自然长度(无载荷伸长)。

9 作业时应确认是否备有充足的螺纹脂。全部内、外螺纹表面应充分涂上符合API RP 5A3标准的螺纹密 封脂。

10 用于提升的连接管和短节,应认真检查其螺纹质量,保证其安全地承受载荷,且与套管螺纹的互换 性。

11 应检查每个接箍是否上紧。如果紧密距异常大,则应检查接箍是否装紧。在管子提升到井架上以前, 所有的接箍应上紧。

12 套管端部应戴上干净护丝,以免管子在管架上滚动和提升到井架上时螺纹受损伤。采用准备几个干净 护丝,反复使用的方法提升。

13 套管提上井架时应小心操作,不得抛掷、碰撞。要避免套管碰撞井架或其它设备的任何部位。在井架 大门处应备有缓冲绳。

下套管作业

1 在准备对扣之前,套管的护丝不得卸下。对扣前,可对螺纹表面涂抹螺纹脂。用于涂抹螺纹脂的刷子 或用具不得有异物,同时螺纹脂不得稀释。

2 对扣时,应小心下放管子,以免损伤螺纹,应垂直对扣,并有人站在扶正台上帮助进行。对扣后,若管 柱往一侧倾斜,应立刻提起,重新卸扣、清洗,并用三角锉刀修理损伤的螺纹面,然后仔细清除任何挫 屑,并在螺纹表面重新涂上螺纹脂。

3 在对好扣后,应首先很缓慢地转动套管,以保证螺纹正常啮合,不发生错扣。如使用长猫头绳套,则应 紧靠接箍处拉猫头绳。

4 使用动力大钳上紧套管时,动力大钳上应装配一个已知精度的可靠扭矩表。在上紧的初始阶段,应注 意任何不正常的上紧或上紧速度,因为这些情况会导致螺纹错扣、污染或损伤等不利情况。为防止螺 纹损伤,任何时候上扣速度都不得超过25r/min。继续上紧并观察扭矩表示值和接箍端面相对于套管 螺纹消失点的大体位置。现场上扣应按工厂给定的上扣位置和扭矩进行操作。

5 当使用普通大钳上紧套管时,应上紧到适当程度。对于4 1/2 in到7 in 的套管,接箍上紧位置应至少超 过手紧位置3圈。当使用长猫头绳套时,有必要比较手工上紧程度与自转上紧程度,可将一两个接箍上 紧到手紧位置后卸开,再自转上紧到自转上紧位置,比较两种上紧的相对位置,并利用该数据确定接箍 上紧时超过手紧位置的推荐圈数。

6 在上紧时,若套管上部过分摆动,可降低上紧速度,以免损伤螺纹。如果降低上紧速度后,套管仍摆 动,需卸下检查。

7 在现场上紧时,可能会发现由工厂机紧的接箍端仍转动上紧,这并不表明工厂机紧的接箍太松,而只 说明接箍的现场上紧端已达到工厂上紧端的程度。

8 套管柱应小心提升和下放,放置卡瓦时应小心操作,以避免突变载荷。管柱坠落,即使是很短距离也 可能使管柱底部的接箍松开。下放套管柱时应小心,避免下到井底,也避免受压,否则套管柱在井内有 压弯的危险,特别是在井眼扩大部位。

特别注意

• 严禁采用双根下套管作业。

• 严禁对出厂的成品套管进行渗氮、调质等处理。

套管回收作业

1:卸扣大钳应位于靠近接箍但不很近的地方,因为若套管连接较紧或套管较轻或两者都存在时,在大钳 牙板接触管子表面处将不可避免地出现轻微压扁现象。在接箍和大钳之间若保持相当于管径的1/3到4的距离,通常可避免不必要的螺纹磨损。

2:在将套管从接箍中提出前,应格外小心地松开全部螺纹,不能使套管从接箍中突然跳出。

3:回收的套管全部螺纹应清洗,并加润滑油或涂上防腐材料,使其减少腐蚀。管子重新下井前,应戴上干 净的护丝。

4:套管在存放或重新使用前,应检查管体和螺纹,对有缺陷的接箍应作出标记,以便交付检修并重新 测量。

BGT1特殊扣油管、BGC特殊扣套管作业方式补充

BGT1特殊扣油管、BGC特殊扣套管除了要遵循"油管推荐作业方式"和"套管推荐作业方式"之外,在 下井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如下几点:

1. 拧接的过程中必须确保拐点扭矩的出现,BGT1、BGC特殊扣的拐点扭矩在最佳推荐扭矩的10%~70% 之间。若拐点扭矩值超出范围,则卸开检查螺纹脂里是否有异物,确认没有后重新拧接,这种重新拧 接不得超过三次。拐点扭矩判断标准示意图及最终扭矩判断标准示意图分别如图7.1和7.2所示:

2. 在拧接曲线中出现扭矩下降点,如果曲线显示拐点扭矩值高于扭矩下降区域的高点扭矩值如图7.3所 示,则拧接合格。如果曲线显示拐点扭矩值低于扭矩下降区域的高点扭矩值如图7.4所示,则应卸扣并 检查,若公、母扣螺纹和密封面可接受则应该重新拧接,这种重新拧接不得超过3次。

注: 对所有具有扭矩台肩结构的特殊扣产品,如BGT2、BG-PTS、BG-PCS、BHC、BGXC 等,都必须确保拧接过程中出 现拐点扭矩,拐点扭矩范围及异常情况判断在产品下井前提供,如有需要的话,宝钢技术人员可以提供现场指导 服务。